水質自動采樣器是環境監測、污水處理及水利水務等領域的核心設備,其使用流程需嚴格遵循標準化操作以確保樣本的代表性和數據的準確性。以下是基于技術規范和實踐經驗的全流程解析:
一、前期準備階段
1. 設備檢查
- 外觀檢查:確認采樣器外殼無破損、管路接口密封良好,避免因設備缺陷導致樣本污染或泄漏。
- 功能測試:通電檢查電源指示燈、蠕動泵運轉狀態及流量計讀數是否正常,確保電機未浸入水中僅圓盤以下部分可浸入。
2. 清潔消毒
- 部件清洗:拆卸采樣瓶、管路等可拆卸部件,先用清潔劑清洗,再用純水沖洗去除殘留,采用高溫蒸汽或酒精擦拭進行消毒。
- 整機消毒:對于不可拆卸部分,使用75%酒精噴灑或紫外線照射,殺滅微生物。
3. 采樣計劃制定
- 根據監測目標確定采樣點布局,如河流需考慮不同河段深度差異,湖泊需覆蓋水質梯度變化。
二、現場安裝與調試
1. 安裝規范
- 固定支架:將采樣器安裝于采水點,確保穩固可靠。
- 管路連接:采樣管一端接采樣出水口,另一端接入實驗室取水瓶,避免陽光直射和特殊溫度影響。
2. 參數設置
- 基礎參數:進入設置菜單,設定時間間隔、單次采樣量及總周期。
- 超標留樣:若觸發條件為COD/氨氮超標,需配置模擬量輸入或串口通訊協議。
三、采樣執行與監控
1. 啟動運行
- 手動注滿采樣桶后啟動設備,觀察蠕動泵工作狀態及流量穩定性。
2. 過程監控
- 實時記錄:標注采樣時間、地點等信息,同步上傳至服務器。
- 異常處理:遇報警立即排查,清理過水檢測處并調整靈敏度;其他故障參考手冊或聯系廠家技術支持解決。
四、樣品管理與數據溯源
1. 保存運輸
- 瞬時樣與混合樣分類封裝,外表面用75%酒精消毒后裝入密封袋,0℃~4℃冷藏運送至實驗室。
2. 數據記錄
- 詳細記載采樣人員、氣候條件及分析目的,生成完整報告備查。
通過上述流程的嚴格執行,可最大限度降低人為誤差,提升監測數據的可信度,為水環境治理提供科學依據。